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到北京来了之后 还是跑了很多很多地方,(高德地图永远是我最忠实的朋伴,搜索历史列表里面无数的目的地似乎给我的生命留下了一些些烙印,证明我在学术的世界里深耕的同时也锲而不舍地在现实的天地里扑腾)
以下以地点为串联
- 一会到首都师范大学去考普通话 一会到国家展览馆去看建国70周年纪念展一会又到北展剧场去看乌龙山伯爵一会到9剧场去看恋爱吧,人类!对猫眼电影这么是忠诚,也就有了后面的被作为幸运观众抽中去看记忆切割的试映呢的经历。
- 插一句,它的地址在爱琴海红星太平洋电影城。映完感受三言两语道不明白,但参与一个社会气息很严重的座谈交流会的感受可以说简单明白:很差!
- 一会又到当代商场去吃肉很多云南肴,发现那里并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至少在我目前逛过的无数的北京的商店中,排名倒数,除了它的顶层甜甜圈🍩设计很到位)
- 当然也经常穿梭在人大的各种咖啡馆:漫咖啡 水穿石咖啡店 明德书店的草药咖啡店 说不上最喜欢哪个,可能看哪家店外面的蓝天和我的心情更配就会把脚迈向哪家店吧。
- 当然也会有明明在自己的目的计划中出现,最终却因为分身乏术而没法去的 例如:国土音乐厅的著名歌星演唱会(多次作为幸运观众被邀请觉得也是源于自己的善良和可爱,自以为是地把这个作为自己继续坚持这样子的理由,虽然看起来很站不住脚,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


- 再例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当了开讲了的现场观众,噢,这个地方在中关村文创中心,三个字概括:好地方!想切身体会看看郭总工的大脑。还要例如:明明计划到临门一脚的地步:去中国美术馆,连去的一整套理由都替自己编好了,都可以想象到时候站在那里的那个女生是以一个怎样的姿态迎接扑面而来的欢愉,最后那一刹那就不想去了。这件事情说明我是一个多么多变的动物,冷酷到多变,这就是我,假装是百变小魔女其实还是钻在钱眼子里的人。
- 说了这么多,当然不能忘记最初的那个地方。在巴渝时被问及目的地,总会回答: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站,哎呀妈呀,反正就是离我们学校不远也不近的那个北京的火车站啊啦
- 还有一些地点,虽然不是最终目的地,譬如地铁上的短暂换乘点,在实在等得很不耐烦的时候也会想着说:嗯,目的地要到了嗯嗯。比如各种地铁站的名字,看到就欣慰得不得了,至少现在还处于人生地不熟的阶段。或许以后可以骑着自行车潇潇洒洒地对地铁站扬长而去了吧,因为我不再需要它了。
- 还有一些在原来也经常逛逛的日常地点:譬如药店、品园超市、汇贤超市、开水房、洗手间,这类琐碎到无法忍受的地点,都不想再叙述,因为总是会遇到一些人,(自行脑补形容词)而他们又都在提醒着我,我是不是也最终将汇入这条河流,令人真是可歌可泣。
- 当然经常性地跑到环境学院面试心理咨询师,也没有一蹴而就。跑到公教一二三楼去上自习,很少到图书馆感受学习的氛围,更好少到图书馆去借很多书 知行和品园等各种宿舍的名字也好像慢慢等同于睡觉的地方和和同学交换物品的地方以及最常使用的拿快递的地方的代称了,丝毫没有任何感情的中转枢纽或许就是将来我国城市建筑的最终归宿了吧。各大路食堂也还好就只是正常的吃饭的地方而已,是容不下评价和感情的器皿
- 当然校园里还有很多我的秘密基地,以及unexploited place.北苑拾光小屋,突然 只是个自习室,却开始以为是星空。
还有一类地址是莫名其妙乱七八糟地躺在那里,不知道当初为什么要搜索它,也不知道它作为一个坐标究竟有什么意思,或许某天胡编乱造一下就一定会走向那里,作为我及时行乐的工具,享受着属于它的心路历程吧。
更有一类地址呢,一直期待着那个人,那些人的出现,只要他们在我的面前一闪现,我便会窜天猴似的蹦入云霄,然后领着他们奔向远方,以一种天真烂漫的小姑娘的姿态,一往无前地享受在那里的沉浸式(这是北京一家飞越中国沉浸式体验馆)三里屯、西单,经常又觉得 ,我去那里干嘛呀,购物吗?逛街吗?但就是想去。钟书阁,希望有一天真的会拥有心情前去,因为去过的都说好。

刚刚说到人,譬如:海淀公园这样的地方,和中韩文化交流协会去 ,受到了很深的影响,所以想再去。但叫我一个人,除非是做艺术创想的大型户外项目,不然,就像偶然听到朋友说过的,谁没事跑明德法学楼上 自习呀,除非考试。
还有一类不能归于日常的地址,KFC和麦当劳🍔,商家的喜怒哀乐你看得一清二楚,感觉反正不是学校的那种庸庸俗俗,而是赋予了极大经济意义的欺诈性地址,不过就只有那么帅,偏偏整个容说自己是天然美。只要有经济公司的操持,啥也不怕,只等钞票刷刷地往前砸。嗯 还有一个不是那么激进的例子,城乡仓储大超市。

希望到这儿,我已然明了。我能够迅速抓住那些信息,那些我向往的地方的信息,但是太多的地方虽然不是我所向往的,但在或不在,它却依然蹲踞在那里。行过很多地方,应该减少对地方的种种迷恋,但其实我还是在迷恋着,氤氲的气息和酥酥的音乐,只是没有那么上瘾,偶尔来一口毒品就好。毕竟,目前为止,环绕在我身边的,只是无穷不尽的躯壳与陌生人。我对这些地方的迷恋还不如说是我对这些地方背后的盛大的迷恋,至少它们可以是小众,也可以是大众,它们可以是任何东西。而他们,似乎只能是他们自己。
还有很多其它的地名,但不能再说,不然,真的是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 作者:兔子的咖啡厅
- 链接:https://vicky-post-site.vercel.app//article/travel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